.
课程咨询服务热线:
400-848-2220

关注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与高效学习力

学 习 力 培 育 专 家

您现在的位置:
孩子长大后为什么不心疼你,从你对他做这3件事开始,就错了。

我昨天带孩子出去玩,遇到了一位孩子家长,我们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我和他就闲聊起来,家长们的闲聊一般都会聊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就说到了自己家孩子的教育问题。


他和我聊,问我觉得孩子放学回家后是否要帮家里做点家务。

我和他说,我是觉得孩子要做点家务的,他说,之前他家孩子放学之后,回家只要写作业就好,其他什么都不用做。

但他身边有朋友的孩子就是这样,从小没做过任何家务。

现在上中学了,还是什么事情都不做,父母每天累死累活,孩子却置身事外,还埋怨父母不帮他洗袜子。

从小不舍得用的孩子,长大后就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家长都不希望孩子长大后,变成那样。

从那之后,他家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还是完成作业,作业完成后,他会让孩子帮忙扫扫地,擦擦桌子等。

有时候吃完饭会让孩子收拾碗筷,孩子一开始有些许不乐意,他和孩子说,大家都是家庭的一份子,同在一个屋檐下,家务是大家的事情。不是爸爸妈妈的事,就像吃饭一样,父母做饭都会给他吃。也像爸爸工作赚钱,是爸爸一个人花吗?显然不是,所以父母会做好父母的分内事,孩子也有义务承担一些,相互承担彼此的责任。

唯有这样才有家的感觉,家人彼此相爱,共同付出和承担,相互关心体贴彼此。

所以父母负责你的衣食住行,你可以做点简单的家务,扫地、擦桌子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说了很多,孩子未必能消化吸收。但是,孩子慢慢习惯做家务了。

而且孩子心里认为这是他的责任,不是帮父母在完成任务。同时孩子做家务的时候,也学会了体贴父母,孩子身上就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

做家务,看似小事,却是家长们从小开始教育孩子学会付出,学会承担责任和勇于担当的重要因素。

孩子小时候,就是需要父母正确引导的时候,但这时父母们只沉浸在爱孩子帮孩子的态度中。

恨不得什么都替孩子做,只要安安心心学习就行,殊不知学习只是提升了成绩,但却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懂担当懂感恩的人。

生活中一个自私自利不懂心疼父母的孩子,其实都不是孩子天生自私和不懂体贴,实际上是因为父母平时的大包大揽,把孩子惯出来的。

父母的大包大揽,让孩子从小理所应当接受别人的付出,慢慢忘却了自己也需要付出和给予。

我家孩子也是这样,我以前都不会让孩子做任何家务,孩子逐渐习惯什么都叫我做,我说我累了,孩子也不会心疼我。

甚至孩子还会理直气壮的对我说,这一直都是你做的呀。

我当场就呆住了,不断在想,我在孩子眼中是铁打的吗?孩子为什么不会心疼我?我是超人,还是我是万能的?

从孩子的态度中,我悟了,我开始改变我的教育方式,我也没有撒手不干,但是我会让孩子负责他能力能做到的事情。

自己打扫房间,不会,就教,一步步的教。孩子的袜子,孩子自己清洗,洗不干净,我再洗一遍。

这些小事,看似给自己找了很多麻烦,但一件件小事的建立,却让孩子学会了独立,学会了付出。

现在孩子放学后,我去接孩子也不会帮他背书包,而是让他自己背,说起背书包这件事,我真的很感叹。

现在的父母,真的太爱孩子了,每每接孩子放学。

孩子走出校门口的第一时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赶紧接住孩子的书包,孩子则是优哉游哉地在前面走着,或者吃着家人们带得零食。

其实在孩子上中班时,有一段时间,我也是这样,但突然有一天,孩子说你怎么不帮我背书包。

我就被她的语气雷到了,我说为什么帮你背,他说,本来就是你的事,干嘛今天让我帮你背。


那一刻,被孩子的荒谬的言论震撼到了,我蹲下认真地看着孩子,我说,孩子你上学是代替爸爸妈妈上的吗?


孩子当然说不是,那你书包里的装的是送给我们的礼物吗?孩子说,不是,那是什么?

孩子说,是我的书,我说对了,你都说了,是你的书,那背书包是你的事还是我的事。

孩子说是他的事,那次之后,他再也没让我背过书包,因为让孩子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孩子后面,不但没有埋怨我,还学会了体贴和感恩。

特别有一次,洗衣服洗的时间长了,孩子说,妈妈你怎么还不睡觉,我说要洗你和弟弟的衣服。

衣服有点脏,我要使劲搓搓,孩子,我不想让你那么累那么辛苦,我来帮帮你。

第二天,大宝还真的像模像样地拿起弟弟的裤子和袜子洗了起来,我说我来洗,孩子说。

虽然最后没洗干净,我后面又洗了一遍,但我还是接受了他心疼我的行动。

并且为孩子这一行为,流下了欣慰及感动的泪水,那刻既感动又开心,不过我也给了孩子正向鼓励。

我说,宝贝你太体贴了,都会给弟弟洗衣服了,你真是一个爱付出懂感恩的孩子,妈妈爱你。

养育孩子过程中,如果你觉得你的孩子不会心疼你,那就从放手为孩子做一切开始。

真正爱孩子的家长,不是为孩子清楚成长路上的所有障碍,也不是抱着孩子飞翔,而是陪伴孩子丰满双翼。

如果当下,你也和我曾经一样不舍得用孩子,那么从此刻起,狠下心来,让孩子做力所能的事吧。

这种狠,是为了将来能把孩子高高托举,让她成为一个,真正能立足于这个社会的优秀人才。

一个不舍得用孩子的父母,只会养育出一个巨婴,甚至在孩子还没经历社会的毒打,就萎靡不振。

作为父母,舍得用孩子,孩子才能够独立地面对社会给予的挑战,也才能够经历风吹和雨打。

若干年后,孩子才能蜕变成一个懂感恩懂付出,有担当的独立个体,因为这是每一位父母的责任。

作家毕淑敏曾说: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要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

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