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服务热线:
400-848-2220

关注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与高效学习力

学 习 力 培 育 专 家

您现在的位置:
鲁迅怀念恩师。

鲁迅(1881-1936年)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又是伟大的教育家。

鲁迅小时候,在离家不远的“三味书屋”上学。“三味书屋”是一所私塾,他的老师寿镜吾先生,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消瘦高颀的身材,有着花白的须发,说话、读书全都抑扬顿措,音调铿锵。在鲁迅早年接受的教育中,他可以说是鲁迅的真正的启蒙老师。

少年时代的鲁迅,常常侍立于老师身旁,听老师和友人闲谈。每逢谈到国事,老师总是拍案击节,大骂那些卖国贼。

有一次,他看到寿老师与友人讨论起甲午战争、中法战争、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当谈到中国被列强强逼赔款时,寿先生气得手都发抖,痛骂李鸿章卖国贼。鲁迅非常敬佩寿先生这一点。

寿老师对学生要求极严,他的私塾,是全城最严厉的。他立下了许多规矩,进了他的“三味书屋”,就必须用功读书,不许无故不上学,三天不上学,他就会上门查问。他不准迟到、早退,放学后回家路上不许学生逗留。中午和傍晚学生回家时,他总是把学生送出黑漆竹门外,站在石桥上,看着他们走得好远,才放心地回到“三味书屋”。

在众多的学生中,鲁迅是最为出色的一个。无论写字,读书,还有尊师敬长,常常令老先生高兴得不得了。

当时的私塾先生教的都是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初学的时候感到十分枯燥。鲁迅爱思考,爱提问,对有些学习内容是很不满意的。但他并没有放任自己,随便破坏上课的规矩。他常想,老师教的东西对将来必定是有用的,应该打好基础。因此,他学习自觉、刻苦、努力,各门功课都很好。

“三味书屋”的课程安排是:“上午读书、背书,讲课;正午习字;晚上对课。”所谓“对课”,就是通常说的对“对子”。它要求非常严格,讲究工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甚至声音、颜色都要同类相对才行。寿镜吾先生很重视对课,又要从对课中检查学生书读得熟不熟,词用得准不准,理解得透不透。一些平时不爱读书、贪玩的学生,一到对课时便抓耳挠腮,无言以对;而鲁迅却往往对答如流,还经常帮助同学。

鲁迅的学习非常突出,寿老先生从心里看重和喜欢他,经常在同学面前夸奖他。但他从不自满,还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来充实和丰富自己。

鲁迅十分感激寿老师对他的培养,当他离开故乡去南京的时候,当他从日本留学回来时,都去“三味书屋”,看望白发苍苍的寿老师,对老人始终怀着由衷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