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服务热线:
400-848-2220

关注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与高效学习力

学 习 力 培 育 专 家

您现在的位置:
做人要诚实。

司马光(1019-1086年)是北宋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世代读书做官的人家。其父亲司马池是一个很有才华、很有作为的人,从司马光小时候起就对他要求特别严格。

司马光聪明伶俐,刚刚六七岁便才华显露,谁见了谁夸。听到人们都称赞他,司马光有点儿沾沾自喜,飘飘然了,便慢慢地滋长了虚荣心。

这一年秋天,院子里的一棵核桃树上长满了核桃,常有核桃掉在地上。有一天,司马光和姐姐拣了一些核桃,在堂屋里“乒乒乓乓”地砸开了。司马光把剥出来的核桃仁,放在嘴里就吃,刚一咬,立刻就吐了出来。他一边吐,一边喊:“真涩,真涩!”

姐姐看到他那龇牙咧嘴地样子,禁不住笑了起来:“吃核桃仁,要把外边那层嫩皮剥掉!”

司马光按姐姐说的那样去剥皮,可那层皮薄得很,实在不好剥。他用小手一点一点儿地抠,抠了半天也抠不下来,还把手抠得生疼。

不知什么时候,姐姐有事走开了。就在这时候,正好家里的一位使女进屋来送开水,她看见司马光那样费劲的样子,觉得很好笑,就教给他说:“核桃皮这样生抠不行。把核桃放在茶碗里,用开水一泡,再稍微一搓,那皮就掉了。”

司马光按使女的方法一泡,果然很灵,核桃仁的皮轻轻一搓就掉了。司马光特别高兴。他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核桃仁,一边说:“真好吃呀!” 

这时,姐姐又回到屋里,看弟弟剥皮的方法很妙,就问他:“这是谁教给你用这个好法子的?”

司马光神气地说:“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呀!”

姐姐笑了,夸奖弟弟说:“还是我小弟弟聪明!”

孩子们在外屋说话的声音,早已传进了坐在里屋读书的父亲司马池的耳朵里。司马光家族世代家风严谨,父亲非常关心司马光的成长。他已经觉察到,儿子司马光近来有点骄傲,今天竟然还说起谎来,不能不管了。于是,放下书卷,走到堂屋,问司马光:“父亲问你,这法子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

司马光支支吾吾地说:“是……不是……”

在父亲严厉的目光下,司马光把真实情况说了出来。父亲对他说:“一个人聪明是好事,但要把聪明用在正处。做人要老实,不能说谎。说谎的人是最傻的,即害别人,又害自己。一个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失信于人,就没有威信,让别人看不起,将来也不会有什么作为。”司马光低着头,向父亲认了错:“父亲,是我错了,我一定改。”

父亲看儿子知错认错,态度诚恳,欣慰地点了点头。

司马池不仅在思想品德方面严格要求司马光,在读书学习方面也抓得很紧、很严。他要求司马光读书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所以然,要真正读懂。还要求他读书要有选择,不能见什么书都读。为了开扩司马光的眼界,他还带司马光到各地游览,参观名胜古迹,大大地充实了司马光的头脑。

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司马光进步很快,刚刚20岁,便考中了进士。司马光牢记父亲的教导,再也没有说过谎话。

他长大以后,有一次,叫家人去卖一匹病马,他告诉家人说:“这匹马,一到夏天就干不了活儿。你得如实告诉人家买马的人。”

后来,在朝中作谏官,他忠于职守,经常给皇上提出很好的建议,勇敢地揭露贪官污吏。尽管屡遭诬陷,但他总是刚直不阿,坚持直言相谏,以为官清正廉洁著称,成为受人尊敬的著名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