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与高效学习力
学 习 力 培 育 专 家
知名电视节目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赵玉平曾分享过发生在他朋友身上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赵老师一位已经为人母亲的朋友打电话给他,电话已接通她就开始哭诉:“赵老师,这日子还能怎么过呀!”
事出有因,原来是这位妈妈在家打扫卫生的时候,看到孩子从房间出来去客厅倒水喝,妈妈就顺嘴问了一句:“你的作业写完了吗?”
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儿子突然爆发了:
“你烦不烦,整体就知道问,一天到晚就知道问!再问我不写了,你少管我!”
说罢,他怒冲冲的走回房间,用力的摔下了房间门。
留在门外的是一脸茫然的母亲,她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就随口一问,儿子为什么突然爆发了。
得知此事的第二天,赵老师就登门拜访,找这位小男孩谈心,孩子同样也有着自己的抱怨:
“我上了初三之后,爸爸妈妈对我的学习就有点紧张过度了,他们又看不懂我的功课,就开始天天催进度,让他抓紧时间,快点写。”
妈妈会经常问他完成作业没有,若是他回答写完了,妈妈就开始唠叨:
“写完作业就可以在这无所事事的发呆了吗?赶紧抓紧时间复习,背背单词!
你这什么学习态度,我不说你就不动,一定要我一直推着你吗?我跟你爸辛辛苦苦在外面挣钱,你就这个态度,你对得起谁啊?”
若是他说没写完,妈妈就会责备他:
“没写完还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去写作业?你是不想学习了吗?”
因此,母亲顺口问的一句话,看似很平常。
实际上孩子在母亲长期的唠叨责备催问中,情绪变得越来越暴躁,心里就像绷着一根脆弱而紧绷的弦,一碰就会断。
很多家长也会有类似的苦恼,说自己和青春期的孩子关系很紧张,经常会吵架,谁都寸步不让,实在让人头疼。
其实,这是因为家长忽略了一件事——当孩子到了青春期,你的教育方式该改改了。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个火药包,易燃易爆炸。
近段时间的热播剧《大考》中,有这么一个剧情。
儿子吴家俊很喜欢动漫、二次元,想参加美术艺考。
可妈妈董碧华强烈反对,并为此辞职在家监督孩子,一心想让孩子考上名校。
直到有一次,家俊在妈妈睡着的时候,便偷偷画起自己的参赛作品,不料正好被醒来的妈妈抓个正着。
妈妈大发雷霆,毫不留情地毁了这幅耗费了儿子几个月心血的参赛作品。
吴家俊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
“你是不是有病啊?”
“你真是太恶毒了,你连后妈都不如!”
“以后我考得远远的,再也不要看到你,我要离开这个家!”
董碧华气急败坏,狠狠地抽了儿子一个耳光。
而吴嘉俊也不甘示弱,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
电视剧的这段剧情,很多家长看了可能都会觉得无比眼熟。
自从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气氛就愈发剑拔弩张。
原来那个温顺、听话的乖宝宝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敏感、叛逆的小刺猬。
一言不合,就开始顶撞父母,大吼大叫,甚至离家出走。
儿童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过:
“我种了一个小宝贝,却收获了一枚炸弹。”
这枚炸弹指的就是青春期。
无数父母被青春期叛逆难搞的孩子,折磨得精疲力尽、苦不堪言。
其实,这是因为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大脑和激素的变化,往往有两个特点:
一是负责执行控制中枢的前额叶皮质发育不完全,容易冲动;
二是自我意识强烈。
这就导致,当他们与父母产生对立时,就会表现得更加易怒、情绪化。
今年2月,杭州一位14岁的男孩因琐事与家人争吵后离家出走,竟然在涵洞里住了两天,要不是民警及时找到他,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8月的时候,青岛一个16岁的女孩要坐火车去常州见陌生男网友,父母不同意,她便一气之下把父母拉黑,一个人偷偷出发,还好被民警接了回来......
不得不说,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个火药包,易燃易爆炸。
而且父母稍有不慎,就容易酿成悲剧。
所有教育手段到了青春期,都将失效。
父母都觉得孩子处于青春期不服管教,脾气暴躁,叛逆。
实际上,父母觉得无所适从的原因是: 打骂、发脾气、讲道理......这些能让孩子听话的手段,到了青春期,突然就没用了。
孩子们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犟得就像是一头老牛。
电视节目《变形计》中有一个名为郑子豪的男孩,他特别沉迷于玩电脑游戏。
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自然也看不惯他沉迷游戏的行为,经常一有机会就给他灌输各种大道理:
“你不知道打这么多游戏是不对的吗?”
“游戏会让你上瘾的,这玩意就像吸毒一样,玩物丧志。”
“你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只有学有所成时,你才能搞一搞娱乐的东西。”
郑子豪哪里听得进父亲所谓的教诲,他就像开启了自动屏蔽模式,无论父亲说什么,他都置若罔闻,反而越发沉迷游戏。
武志红老师有句话说得好:
世界上最无效的努力,就是对孩子掏心掏肺地讲道理,你讲的道理越多,孩子越反感。
这句话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尤其管用。
孩子进入青春期,逐渐有了自己的道理、主见、认知和行为标准。
可是父母还是用居高临下的大人身份压着孩子,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对孩子唠叨个不听,目的就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会觉得父母在压制他们,从而越发叛逆、难搞。
以为父亲曾在网上求助:
他的儿子每天晚上都藏在被窝玩手机,他每天半夜就像警察抓小偷一样,去逮孩子,每次发现一次,他都会意味深长的跟孩子讲道理:
“我说过很多次了,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只有学习成绩足够好,你才有资格玩手机,要先自律才会有自由......”
但是,孩子每次都是一脸不耐烦,用被子蒙住头,根本就不听父亲把话说完。
这时候的父亲就一把掀开儿子的被子,继续灌输道理。
以前,儿子还能听一听,敷衍两句,结果这次儿子直接发飙了:
“有完没完,我凭什么听你的?”
这位父亲愣住了,骂骂咧咧地走出了房间。
到了第二天,儿子干脆连学都不上了,开始跟父亲冷战。
这位父亲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明明用的是很温和的教育方式,也没有暴力管教,怎么却反而“越管越反”了?
就是因为,到了青春期,孩子对于“我”的概念越来越强烈,渴望独立和自由。
如果家长还是反复唠叨、肆意指责,孩子积压已久的情绪就会变本加厉地爆发出来。
所以,如果孩子到了青春期,你仍然像以往一样,频频向孩子发号施令,期待他按照你的想法发展,那么孩子只会用叛逆行为来向你说“不”。
父母学会这一招,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
为人父母面对青春期逐渐叛逆的孩子,就真的没有一点方法吗?
实际上并不然。
清华附中前任校长曾在演讲中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法——家长要“多做饭,少说话”。
这句话的实际含义就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要做的,就是避免和孩子发生正面冲突,多做饭,把饭做好一点,少说话。
孩子若是有什么问题可以尝试求助于老师和他的同学,而不是试着改变孩子。
曾听过过一个“割漆人教子”的故事。
割漆人老郑的儿子从上了高中后就开始厌学,大伙本以为老郑会把儿子毒打一顿,谁曾想他却跟儿子许诺:
“你若是能跟我当一个月的割漆工,剩下的书不念也罢。”
儿子听了之后,立马答应,跳下床磨割漆刀去了。
妻子郑嫂不放心,悄悄跟老郑抱怨他把孩子都带野了。
但老郑却淡定地说:“孩子马上要高三了,打游戏打得黑白颠倒,如果他能跟我熬下来,也算是成人了。”
第二天,两人凌晨4点半就进山割漆了,结果还不到下午,儿子就累得浑身酸痛。
这天晚上,当他回家时,发现母亲早早做好了一桌子美味等着他,并未说只言片语。
对着这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儿子不禁眼眶发热。
从此,儿子带着他从前视如寇仇的课本,决定返回课堂好好读书。
几年后,儿子顺利考上大学找了份好工作,把老两口接到了城里生活。
老郑夫妻无疑是智慧的。
当青春期的儿子叛逆厌学时,他们没有利用父母的权威胁迫孩子,而是后退一步,用以柔克刚的方式与孩子过招,化解了孩子成长路上的迷茫。
“多做饭,少说话”短短六个字,父母们却千万不能小瞧,它背后深意非常值得父母学习。
多做饭,代表着对孩子无言的爱,温暖,付出。
作家刘小念的一篇文章里,父亲和青春期的儿子大吵了一架,老爷子听说之后,教育自己的儿子:
当爹的,对儿子就两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熬;
无论儿子是否可爱,越是在他不可爱的时候,越是要坚定不移、不求回报、默默地爱。
成长路上一直被爱包围的孩子,无论期间做过什么离谱的事情,迟早也会成长为靠谱的人。
青春期的孩子别扭又敏感,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
孩子希望父母不是因为“我学习好才爱我”,而是全心全意希望“让对方成为他自己”。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堡垒打破了,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内心才会柔软下来,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扉。
少说话,则意味着少唠叨,少说教,给孩子充分的空间与自由。
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做到“不求不助、有求必应”。
青春期的孩子思想独立有主见,如果父母一味侵占孩子的边界,无视孩子的感受,只会激发孩子的逆反情绪。
因此,父母不能保持高高在上权威者的姿态,要用爱感化孩子,孩子求助时才适时出现。
少说话,少些唠叨,少些说教,少些责备,用爱感化孩子成长进化的心灵。
无论怎么样的教育方法,孩子对施教者越不了解,教育的成果就会越好。”
当父母学会闭上嘴、多做饭、不镇压、不逃避,安静地守护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家才会真正成为孩子最温暖的港湾,父母才会变成孩子真正最依恋的人。
“青春期就是一种危险,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 可以是一朵鲜花。
为人父母者,只有唯一一个选择,就是想办法把孩子培养成一朵花,用爱磨平孩子身上的棱角。
通过“多做饭”的方式帮助孩子度过最摇摆不定、定时炸弹的青春期。
孩子的青春期,不是让孩子独自面对成长的,父母在这一时期要抽出更多的时间,找到更合理的方法,陪伴孩子渡过这一敏感的时期。
希望所有为人父母者,都能有着良好的心态,并有着足够的耐心和毅力陪伴在孩子左右。
多做饭,少说话,用心付出,用爱感化,默默付出,耐心等待,陪伴孩子平稳度过人生中的重要时期,一起走向更加勇敢、坚定的明天。
Copyright © 201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东莞市德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部分图片素材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站产品关键词:最强大脑、超级记忆、思维导图、心智脑图、学习力、学霸思维、亲子教育、演讲口才、户外拓展、个案辅导、心理咨询、社会性教育、教育生态圈。
地址:东莞市常平镇常黄路2号高人商务大楼四楼整层 电话:0769-83995058 咨询热线:400-848-2220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