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服务热线:
400-848-2220

关注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与高效学习力

学 习 力 培 育 专 家

您现在的位置:
您家有熊孩子吗?

您家里有熊孩子吗?是不是经常抱怨孩子太调皮、不听话,事实真是如此吗?您是不是经常扮演着一个说教者的角色,只顾自己唠叨,不爱听孩子的话,一次次拒绝和打断孩子说话?我们家长不要只是抱怨孩子,也要反思一下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是否正确,有没有真正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不是自己的沟通方式不当导致孩子不再愿意与自己对话和沟通。

一、认识倾听的重要性。大多数家长所犯的错误恰恰是忽视了倾听。倾听既是家长教育子女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教育子女一个好的方法。这是因为孩子的教育80%在于沟通,20%才是教育,只要沟通到位,教育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倾听正是亲子沟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正如赏识教育创始人、著名教育家周弘所说:“要想和孩子沟通,就必须学会倾听。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不会或者不知道倾听,也就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么,连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何谈沟通?”那么如何正确的应用倾听艺术,使自己在和孩子沟通的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呢?首先,要有主动倾听的意识。父母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忽略他们的阐述。不要总是居高临下,而是要经常蹲下去,与孩子面对面,平等地互相倾听与诉说。倾听孩子谈话的过程中,运用眼神或简短的语言表示出你听的兴趣。切忌表现出不耐烦,或说出让孩子扫兴的话语。

第二,要允许孩子申辩、解释。现实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孩子犯错时,父母凭着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和责备。当孩子申辩、解释的时候,父母会气上加气,对孩子一声断喝:“住口,不用解释了!”这种做法对孩子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孩子有时候犯了错,可能有一定的原因,应该让他申辩和解释,老是用“你不用解释!”来制止孩子,孩子渐渐就会放弃为自己辩解的权力,他会背着许多冤屈,一个人默默承受,长久下去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第三,要善于运用倾听的净化作用,协助孩子及排解情绪等方面的问题。倾听是了解的开始,在心理学上,倾听更具有净化作用。当孩子遭遇挫折、困顿、失败和难过时,积极的倾听能够沉淀和过滤孩子复杂而奔腾的情绪,帮助孩子解决存在的问题。就像眼睛里进了一粒沙子很难过,但当眼泪将沙子流出来后,便会觉得舒服多了。

二、掌握亲子沟通的几个原则:

1、接纳孩子的任何情绪。

2、学会倾听。

3、自己情绪失控时暂停。

4、多换位思考,避免固执己见。

5、少评价,多描述。让孩子关注问题本身。

6、重点不在证明孩子错了,而是告诉他正确的做法。

7、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孩子理解了什么。

8、对事不对人,不给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