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有一年举行进士考试。有一个叫陈之茂的人被任命为主考官。巧得很,这一年,正赶上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参加考试。
秦桧是臭名昭著的卖国贼,为世人不齿。秦埙的父亲,也就是秦桧的儿子,在年轻的时候,就是依仗着他父亲秦桧的权势,通过贿赂主考官中了状元。如今,秦埙依仗着做宰相的祖父的权势,也想当个状元。
可是,他生长在这样一个奸臣的家庭里,平时娇生惯养,养尊处优,不肯刻苦读书学习,想考中状元简直是毫无希望的。
然而,当朝宰相秦桧却绝不甘心,他要利用他的职权,想方设法,一定要让孙子秦埙也获得一个进士的头衔。于是,秦桧派人请当时的主考官陈之茂到宰相府来。
陈之茂到了宰相
府,秦桧先是询问了一些有关这次考试的事情,佯装关心进士考试的问题。陈之茂一一作答。然后,秦桧话锋一转,就单刀直入地对陈之茂说:“陈主考官,我的孙子秦埙这次也参加进士考试。我听他的老师说,他的文章写得很好,是天下少有的奇才。你在判考卷的时候,千万可要仔细看看他的文章哟!如果他能考上状元,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了。烦请你多多关照,多多关照。”
陈之茂听了秦桧这番话,才知道请他到宰相府来的本意,原来是要他营私舞弊录取秦桧的孙子。可是,怎么答复他呢?陈之茂可犯了愁:当面拒绝吧,秦桧的权势太大,他有权撤换自己的职务;如果答应他的要求,那岂不违背了自己为国家选择人才的心愿,辜负了朝廷对自己的信任,也丧失了自己一贯做人为官的原则。
陈之茂稍稍停顿了一下,故做平静地回答说:“宰相大人,令孙既然才学出众,想必一定能考好。只要他的文章确乎出类拔萃,下官当然照章录取他为状元。这没有什么问题,请您放心。”
秦桧没有听出陈之茂话里有话,只听到“状元”二字,以为陈之茂无条件地答应了他的要求,就客客气气地把陈之茂送走了。
考试的日子到了,应考的举人全部来到考场。
当时,有个著名的才子叫陆游,那年也来考进士。陆游平时读书非常刻苦,不仅文章和诗词写得很好,还有满腔的爱国热情,有一套进步的政治主张。
考试完毕,陈之茂在判卷的时候,一下子就被陆游的考卷吸引住了。他拿秦埙的考卷跟陆游的考卷,进行了认真的比较。比来比去,觉得秦埙的考卷比陆游的差得很多。于是,便理所当然地就把陆游录取为第一名。
发榜以后,秦桧听说第一名不是他的孙子秦埙,而是那个陆游,便愤怒致极,暴跳如雷。他咬牙切齿地说:“这个不识抬举的陈之茂,竟敢违抗我的意思!”
他恨不得立即就杀了那个该死的陈之茂,才能解除他那心头之恨。
老奸巨滑的秦桧转念一想,觉得这个时候发作,会惹来满朝官员和应考举子的反对;同时,他又怕现在就发难,陈之茂会揭发他的营私舞弊。于是,他就把希望寄托在第二年由礼部主持的复试上,企图在复试的时候想办法,做手脚,把秦埙录取为第一名。
陈之茂是一个正直、刚强、无私、无畏的人,对秦桧的威胁,一点儿也不怕。他曾经这样说过:“公正取士,不徇私情,这是主考官的责任。为了取士公正,死又有什么可怕的!”
考试结束以后,他特地给陆游写了一封信,勉励他要继续努力,刻苦用功读书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争取从容不迫地通过第二年的礼部复试。他还特意正式通知礼部备案,这次由他录取的第一名是陆游,以防有人捣乱。

在奸臣当道,小人趋炎附势,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盛行的时候,主考官陈之茂不徇私情,坚决按照规定办事,这是很了不起的,实在是难能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