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服务热线:
400-848-2220

关注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与高效学习力

学 习 力 培 育 专 家

您现在的位置:
现代父母需要现代的教育理念。

今日世界有上万种职业,几乎都需要持证上岗。然而令我万分纳闷的是,做父母几乎是人世间第一艰难而复杂的职业,为什么就不需要任何执照呢?在全国各地巡回讲演过程中,上千万的父母听众让我看到了太多伤心的泪水和绝望的眼神。这让我明白,现代父母需要现代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儿方法,现代家庭教育不能再“无照经营”。

经过多年积累并与诸多专家、学者反复探讨,我终于总结出了“五元家教法”。毫无疑问,要提高孩子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素质,这种素质教育是教子成功的关键。一般来说,父母的教育素质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三大要素,具体可以归纳为五个元素,即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将这五大元素融会贯通即为“五元家教法”。

先来谈一下现代的教育理念。现代的教育理念是父母教育素质的核心,对家庭教育的目标、方向以及父母的教育行为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也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

一、父母要做童年的捍卫者

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其神圣使命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和发展儿童。显然,父母要保护甚至捍卫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童年的权利。捍卫童年就要捍卫儿童的四个基本权利,即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比如,寒暑假是属于孩子的假期,但事实上很多的中国孩子寒暑假生活却是被父母全权安排的,这其实就是剥夺了孩子的权利。那么如何才能保护孩子的权利,捍卫孩子快乐的童年呢?要做到以下两点:

1、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尊重孩子的选择权不仅仅体现在让孩子参与对自己生活的安排,还要更广泛地体现在允许孩子自主思考:发展哪方面的兴趣爱好、如何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学何种学科或专业、如何安排自己的未来,等等。

2、把玩的权利还给孩子

游戏是孩子童年快乐的源头,童年的快乐是孩子一生快乐的源头,孩子很多知识、技能、规则的学习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游戏可以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所以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中,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天性,把玩的权利还给孩子。

二、和孩子一起成长

现代的教育理念强调父母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这关乎孩子一生的发展。而父母要真正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就必须发现孩子,解放孩子,懂得向孩子学习,给予孩子真正的爱。

1、发现孩子,解放孩子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多元化的高速发展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结构不断变革,所以父母只有做到不断地发现孩子、解放孩子,努力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让孩子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有一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给法国的小学生和中国的小学生先后出了一道完全相同的测试题:“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法国小学生回答问题时,超过90%的同学提出了异议,认为这道测试题没有实际意义,也就根本没办法回答,甚至嘲笑老师“糊涂”。显而易见,这些法国学生的回答无疑是对的。中国小学生的回答情况恰恰与此相反:有90%的同学认真做出了答案:86-34=52,船长的年龄是52岁。只有10%的同学认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

固缚的思维是约束孩子潜能的屏障,更是压抑孩子创新意识的负面能量。发现孩子,就是发现儿童的成长规律和特点,避免把分数当成衡量孩子成败甚至好坏的唯一标准;解放孩子,就是把一切束缚孩子成长、压抑孩子个性的做法排除掉,尊重孩子天性,释放孩子潜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孩子的创新能力。

2、向孩子学习

现代社会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现代教育是两代人之间相互影响的教育。现代的教育理念认为,父母必须树立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新理念,才能与时代同步,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在向孩子学习方面,我自己也深有感触。女儿上中学时,被邀请参加区里举办的一个“国际海洋夏令营”活动。女儿了解了夏令营的安排后说:“这个夏令营是骗人的,说是国际海洋夏令营,根本没有什么海洋活动,老购物,本来6天的活动改成了5天。这个夏令营不好,我不去了。”

孩子这样的决定,让我们感到很为难:一方面钱已经交了,准备活动都开始了;另一方面与举办方又比较熟,如果不去可能让人家为难。所以,我就劝女儿:“去吧,去了就肯定有收获,去了就会受到教育。”结果女儿说:“没有意义的事情,干吗要委曲求全呢?”我觉得孩子说的话很有道理,一项收获不大的活动,为什么要强迫自己参加呢?所以就支持了女儿的决定。第二天,女儿自己去找老师说明理由,把参加夏令营的费用要了回来。

这件事让我从女儿身上学会了坚持原则,而女儿也在我的支持中得到了成长。

3、给孩子真正的爱

给孩子的爱有很多种,但只有孩子需要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011年5月,《信息时报》有这样一则报道:广州越秀区某小学三年级的小丽年仅9岁,就患上了抑郁症,现在还在服用抗抑郁药物。

原来,小丽的父母在40多岁时才生下她,对她十分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家里呼风唤雨,地位极高。但自从小丽开始上学后,在学校再不能得到同样的待遇,她的心中便产生巨大失落,她开始厌学。从去年3月开始,她就开始不停哭闹,不愿意上学,后来在学校里发展到沉默,不爱说话,拒绝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直到父母带她去看心理医生,才知道小丽已经患上了儿童抑郁症,到目前已经治疗一年多的时间。

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根本不是爱,其实质不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的人,而是一种软暴力,是对儿童权利的剥夺,它只会害了孩子。

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呢?

首先,真正的爱应该是无私的。无私的爱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而现实中很多父母喜欢要求孩子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自己付出的爱,这反而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

第二,真正的爱应该是理智的。望子成龙的父母往往会失去理智,以爱的名义要求孩子达到父母为他制订的目标。这种拔苗助长式的爱,有害无益,往往让孩子迷失自我。

第三,真正的爱应该是科学的。科学的爱是指父母不能一味地迁就孩子,要与孩子共同制订生活中的规则,彼此有所承诺,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和控制欲望。

第四,真正的爱应该是感恩的。感恩的爱就是要“以爱育爱”,在爱孩子的同时,为孩子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让孩子对周围的人心存感激之情,常怀感恩之心。

第五,真正的爱应该是严格的。严格的爱是指对孩子的批评惩罚也是一种爱,但这种批评更需要艺术,前提是要尊重孩子,要以尊重的态度唤醒有过失的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

三、把性教育作为孩子的必修课

现代的家庭教育理念之所以强调性教育的重要性,是因为性教育可能是中国家庭教育中最缺失的教育。2007年,全国妇联开展了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调查报告显示,关于“碰到性骚扰该怎么办”的问题,有54%的父母没讲过,29.5%的父母讲过一点;关于“青春期生理变化怎么应对”的问题,41.6%的父母没讲过,39.5%的父母讲过一点。由于一些父母担忧性教育会变相成为“性诱导”,教育部于2008年制定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推广时甚至也遭遇困境,而这种性教育缺失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在孩子性发育提前和性资讯泛滥的今天,掩耳盗铃式的性教育,一方面会造成上述案例中孩子受侵害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性教育,可能导致孩子好奇甚至盲目尝试。所以,现代的家庭教育中把性教育作为孩子的必修课,使性教育正常化、公开化非常有必要。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不要谈性色变,要以平常心对待

家庭性教育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学习与性有关的科学知识,保持一种健康进步的理念和态度,并在家庭生活中培养一种理解、豁达、和谐的气氛。 

2、从夫妻之间做起,父母要保持良好的性形象

性,不仅指性生活,也不仅指性知识,它还包括性心理、性道德和性审美等,包括亲密与挚爱的表达、体验。因此,父母应当经常地、有意地让孩子看到夫妻间嘘寒问暖、谈笑风生,这样可以使孩子初步形成对美好生活、爱情、婚姻的向往心理,为其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不过,父母可以让孩子看到彼此之间的亲吻和拥抱,但不宜在孩子面前展示无所顾忌的性行为。

3、关注孩子的性成熟,及时讲解相应的性知识

对孩子性生理的教育从小学一二年级就应该开始,对孩子性心理的教育可以从小学高年级即青春期开始,中学生则需要性道德、性审美和性法律的教育。如果父母对孩子讲解性知识有困难,也可以在家中准备一些有关性知识的科普书,让孩子自己去了解。

4、不要轻易扣上“早恋”的帽子

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的信中出现了“爱”的字眼,就惊慌失措。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往往盲目甚至错误地使用“爱”这个字眼,但这并不一定表明他们真的在恋爱。有时,他们会错把异性之间的吸引看成“爱”。如果父母轻易就说孩子早恋,要么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邪恶,要么可能会使孩子弄假成真。

以上所述,只是讲了现代教育理念的几个要点,实际上,教育理念至少包含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教子观等四个方面。儿童观,即父母对儿童本身及其发展的认识,如孩子是人,是终将独立的人等等;亲子观,即父母对子女与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如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等等;人才观,即父母对人才价值的理解,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是成功之路等等;教子观,即父母对自身、对子女发展的影响力和本身能力的认识,如把做人的教育视为家庭教育的核心等等。现代的教育理念是搞好家庭教育的指南,仅窥一斑是不够的。若想获得全面、完整的认识,父母还须多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