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琴是中国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研究幼儿教育从观察和实验入门。他以自己的儿子一鸣作为研究对象,在教育儿子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开始他的研究工作。经过3年的观察和实验,写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两本著作。他试行家庭教育的成功,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承认。
在《家庭教育》一书中,陈鹤琴以通俗化的语言,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开始说起,加上一个个事例,让我们读者理解其教育的理念和教育方法。书中所提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对现在的父母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在书中,陈鹤琴认为“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他认为做父母的应该有一种专门的技能,专门的知识。因而提出:“要重视幼儿家庭教育的科学实验,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应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和推广,普及儿童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的知识,使广大家长都能对自己的子女有个正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幼儿在家庭中得到科学合理的教育,有利于幼儿园教育的开展和顺利进行。
陈鹤琴在书中说到“做父母的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尊重‘以身作则’这条原则”。幼儿是好模仿的,在婴幼儿期,孩子接触到的人或事都是其模仿的对象,家长的一举一动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幼儿。即使进了幼儿园,老师和父母对于幼儿具有平均的力量,但由于儿童与父母的爱力深,相处时间长,他们对儿童的影响仍然特别大,往往儿童在学校所受到的一些好的教育,却抵挡不住家庭环境的影响。因此,做父母的必须处处以身作则。
陈鹤琴主张家庭教育要民主化,父母要平等对待小孩,尊重小孩的人格。他特别强调“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作伴侣”,认为这是家庭教育民主化的一个表现。他认为父子作伴游戏的好处很多,既可以沟通父子间的情感,增加家庭中的天伦之乐,又可以利用作伴机会教育孩子,还可以发现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思想,及时加以纠正。他批评家庭教育中过分溺爱和专制式的严厉管教两种普遍存在的错误态度和做法。同时,他认为“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这是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的重要观点。父母施教的方法不一致,宽严不同,孩子就无所适从,甚至会产生投机取巧、轻视父母等流弊。
《家庭教育》一本书是陈鹤琴针对家庭教育提出的指导,但是对于我们幼儿老师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是不能够分开的,懂得一些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也有利于家园合作。同时他提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对幼儿教师也适合,比如以身作则、重视游戏的作用、重视榜样的作用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