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肃,著名剧作家、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委员。1977年凭借成名作歌剧《江姐》获得第4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会演创作奖。歌词代表作品有《说唱脸谱》《敢问路在何方》《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雾里看花》等。

阎肃有一个儿子名叫阎宇。从阎宇上小学到大学毕业,阎肃从来没看过他的作业,甚至没问过他的考试成绩。阎宇说:“他好像对我的学习很有把握。记得有一年,因为我误了课,妈妈找来一位老师给我补课。上了一次课后,我就跟老师说不用来了。妈妈知道后很生气,爸爸在一旁插嘴说:‘这孩子聪明,你别瞎操心。他说不用,肯定是他会了。’爸爸就是这样,他如果觉得你行,就绝不再多问。”
正是这种无条件的信任,让阎宇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责任感。他觉得自己应该对爸爸的这份信任负责,不能让这个“哥们儿”失望!
看着儿子一步步走向正途,阎肃认为是该引导儿子发奋学习书本知识的时候了。
一天,阎肃带着儿子看了一次古诗文朗诵会。看到儿子痴迷的样子,他送给儿子一本唐诗,说:“儿子,你要把这本诗背熟了,任何古诗词就都不怕了。”阎宇斜眼望着爸爸:“是吗?”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看着阎宇的样子,阎肃又加了一句:“我就会背。”就是这句话,又一次激起了儿子好斗的劲头,他不服气地说:“您能背,我也能背!”一个暑假下来,书中的唐诗阎宇很快就都能背了。知道儿子能够背出书中所有的唐诗后,阎肃就不失时机地让儿子露一手,背上一两首唐诗。人们对儿子刮目相看,儿子那颗好强的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阎肃总会不失时机地鼓励阎宇学习。一天晚上,阎宇和妈妈、姐姐正在家里待着。闫肃从外面回来,很焦急的样子:“快快,来看飞碟。”“啊?真的?”三人迅速站起来,跟着阎肃往外跑。等他们来到篮球场旁边,闫肃用手一指:不远处,一个小伙子正坐在路灯下看书。然后他说:“好好学学!我就是让你们看看人家是怎么用功的。”
阎宇不再打架了,学习成绩一天天进步。但阎肃没有忘记让儿子学会明辨是非,提高他的道德修养水准。
阎肃一家因工作缘故曾住过一段时间平房,需要自家点炉子取暖。烧炉子虽说艰苦倒也有好处,就是孩子们可以随时在炉子上烤白薯、土豆、馒头之类的吃着玩儿。
有时吃完晚饭后,阎肃会带着阎宇在院里溜达。有一次路过食堂,阎宇看见一大堆土豆堆在外面,就跑过去捡起一个大的,说:“爸爸,我拿回家烤土豆吃。”看父亲不表示反对,阎宇把土豆放进兜里,准备再拿几个,闫肃一见赶快说:“哎,别拿了,拿一个就行了,再拿就是偷了。”
阎肃对阎宇总是这样,不是非常严格,但也足以让他明白什么事不能做。
一次,阎肃带着儿子一同看《早春二月》,其中有一个片段是一位教师帮助邻村寡妇的女儿上学后,在回家的路上表现出很兴奋、快乐的样子。阎宇问父亲:“他干吗那么高兴?”父亲说:“人做了好事就会高兴呗!”这句话对阎宇的影响特别大,他意识到以前总爱打架是一件多么让人看不起的事。从那以后,在可能的情况下他总会去帮助别人。
2010年8月,阎宇的新书《一片丹心向阳开:艺坛老兵阎肃的故事》出版了。阎宇说:“我是想让80岁的父亲再高兴高兴,以此报答父亲对我不放弃、费尽心血的养育之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