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呢?
首先,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饿猫迷笼实验”。
桑代克将饥饿的猫关入有开门 机关的迷笼中,让猫反复尝试,看它是否能够逃出笼外获得鱼。
一开始猫被放入迷笼中,显得十分惊慌,完全不管要怎么开门,只是随意的疯狂的扒拉笼子,试图逃出迷笼,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小心碰到了机关,侥幸逃出了笼外。
第二次桑代克又重新将猫放入迷笼中,并且逐次记录猫出笼所用的时间。猫不断的在一次又一次尝试中打开了笼子,都让猫越来越熟练。终于猫被放进笼子后,做出的无效行为越来越少,于是在最后一次,猫没有任何的挣扎,直接用正确的方式打开了门。
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子门的动作。这个实验说明,一个人成长过程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只有在多次的错误后,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式。

那孩子为什么会犯无数次错误呢,那是由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在快速发展。孩子愿意自己不断地摸索,从而做的更好。
我们太多的认为,如果没有让孩子做的更好,是没有尽职尽责。我们会担心别人怎么想,别人怎么看,总是担心别人的眼光,而根本不管孩子能从中学到什么。
我们哪里来的想法,要让孩子做的好就要让他先感觉糟糕。
当孩子经常因为犯错而被训斥后,孩子要么认为自己无能,要么变得不敢再冒险,不敢尝试新的东西,要么犯错之后努力掩盖,避免被抓到。
那孩子犯错后我们该如何做:
1.当孩子犯错后,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心里可以这样默念,哇,太好了,我们又有一次学习的机会了。
2.我们以同理心、和善的态度去回应,避免说教。
3.在合适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启发式提问,帮助孩子探索后果。比如:宝贝,你觉得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或者说,你觉得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做?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要用我们,而不是你。我们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和他是站在一起的,会和他一起面对问题。
4.父母也可以选择一个时间,邀请家里的每个人分享自己最近所犯的错误,以及从中学到了什么,这样做可以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也能帮助我们真正学会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学会微笑面对错误并从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