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涛,中国影视及话剧演员,曾凭借话剧《死无葬身之地》获得文化部优秀表演奖,凭借电影《疯狂的石头》开始走上电视荧屏和大银幕。
2013年郭涛参加了大型亲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第1季)的录制,以质朴、强硬而又温和、细致的父亲形象深入人心。他说,很多小时候闪闪发光的孩子,长大了变成一个糟糕的人,这是因为他们的天性遭到外界有意无意的破坏,进而丧失美好。所以他认为,无须多建设,无须多破坏,只要把孩子天生的优点保护好,多给其生命留白,就是父母的大智慧。

2007年2月6日,郭涛的儿子出生,他为儿子取小名为石头。他说:“石头自然。山上的石头浑然天成,自由自在。我希望给儿子成长的自由。”
郭涛对自由有着特别的感受。小时候的他很调皮,经常在外面和一帮孩子疯玩儿。父亲对他管教很严,所以郭涛的成长几乎就是和父亲对抗的过程。自己有了儿子后,他跟妻子说:“咱们的儿子如果喜欢玩,就让他尽情玩。小孩像小树,不能太早修剪,否则他就没机会长出自己的特色。”
石头刚会走路时就撇开脚丫往前冲。郭涛慢悠悠地跟在后面,不帮也不扶。石头摔疼了,扯开嗓子“哇哇”大哭。妻子本能地想把儿子抱在怀里温情安抚,郭涛阻止了她。石头却不哭了,抹去眼泪继续玩耍。
石头学说话时,家里的语言环境比较复杂:姥姥姥爷说话带浓重的重庆口音,爷爷奶奶的普通话带陕西味儿。有时因为角色需要,郭涛在家里背台词时还要说天南地北的方言。为了不影响牙牙学语的石头,姥姥和姥爷在石头面前尽量让自己的普通话说得标准些。郭涛见状,说:“您二老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小孩子多接触几种方言,可以锻炼语言能力,是好事儿!”于是,石头跟姥姥姥爷学会了说地道的重庆话,跟爷爷奶奶学会了带陕西口音的普通话,但他和老师、同学交流时则说标准的普通话。奶奶很惊奇,说:“这孩子适应能力真强!”郭涛哈哈大笑:“可不是嘛,让他自然生长,他慢慢就适应各种环境了。”

在郭涛的放养下,石头成长得比一般孩子更结实、坚强、有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