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耳熟能详的话穿梭在大街小巷,家国情怀想必更是深入人心,这少不了国家的教育,出国在外,言行举止都代表着国家,出门在外,言行举止便代表着家庭,撑起社会的好风气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家庭好的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文化风尚、生活作风、价值准则,也是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号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告诫天下才子的名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成为不少家庭的家训。近代历史著名人物曾国藩与其子女的家书往来,影响儿女一生。一个家的家训在祖祖辈辈的传承中便成了家风。家风淳则世风清,世风清则国风明,国风明则国家兴。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受良好家风的熏陶,那么在生活、工作、处世上则会有“法”可依,有章可照,坚守内心。
一个家的家教家风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其重要性金钱无法衡量。一个人的家教总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好比我家,有四种肉从不会吃。首先是牛肉,为何不吃?因为老牛辛苦一生,都在为家里种地耕田,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是“忠”的象征。即便是到老,被送上餐桌,如何令人咽下呢?其次是乌鱼,每当乌鱼产子后,都会头眼昏花,再难独立生存,而小的乌鱼就会自己出去觅食,然后送进母亲的嘴里,如此一来,便是“孝”的代表。紧接着是鸿雁,这个就不需要过多解释了,每只大雁一生都只找一个伴侣,即便是伴侣死去后,仍然不会再找另一个,这种现象即便是在人类社会中都不多见,实属“贞”的代名词。最后就是狗,老话里“狗不嫌家贫”就足以证明一切,源自骨子里的忠诚,远比其他动物伪装出来的,要真诚的多,如此可以视作自身的伙伴。这都是爷爷说的。
好比我家的家训:人生在世洁白鲜,不受人染和物染。这句本来是有下一句的,但我从来没有完整的听到过。这话,是爷爷念叨在嘴边的话。从小被爷爷带大的我对爷爷的感情不同于父母,因为他是我这十几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人。
“人生在世洁白鲜,不受人染和物染……呼……”
“爷爷?然后呢?爷爷?” 看着躺在摇椅上的爷爷,心里又是无奈又是心疼。每次说到这爷爷总会睡着。这句话爷爷念叨了大半辈子,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不被世事影响,变成偷奸耍滑的人,保持本心,不能被外物吞噬内心。爷爷的话总能引起我的注意。看他安详的躺在藤椅上,我无奈得摇了摇头,给他又盖了层毛毯。世上人心险恶,一辈子说不被影响那都是假的,但爷爷一直坚信,我也是。
农村孩子虽不关注,但每年的村长选举都会参与,和爷爷在乡下住的我也不例外。那时都会有“拉票”这一环节,说是拉票,其实私底下他们早就串通好了,并不是什么公平公正的选举,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些。看着街上人头攒动,我拉着爷爷的手,跟着他去还用来“串通”的礼品。爷爷在村里资历和辈分都算大的,每次都会有人趁这个时候给爷爷送酒,送鸡蛋,送什么的都有,但每次也都是爷爷像今天一样拉着我的手给送回去。妈妈说让一个小孩看这些不太好,但爷爷说,让她经历经历也算是个好事,总比啥也不知道早好。也是,小时候谁会知道这些?我有时看东西好了还会埋怨爷爷几句,就像今天,爷爷手里这箱奶是电视上最新出的口味,说“这奶挺好喝的,送回去干嘛?收着呗?”他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今天如果把这些东西留下了,我们的嘴和手便不受自己使唤了,自己没了主心骨,做人的骨气也就没了……这辈子就这么长,连人都做不好,还生活在这里干嘛?我们做人,就要做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人,腰杆站直了,说话才有分量……人生在世洁白鲜,不受人染和物染……哎,到了!走,老二,带你看看!”爷爷拎着奶就进去了,也没管我跟没跟上,我看着爷爷挺直的腰板,又无奈的摇了摇头。
又没听到下句话……但爷爷这句朴实的话却使我受用至今。泰阿瑟·戈森说:“正直的人都是抗震的,他们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平静。”他们的平静能以静制动,就像夷陵猇亭之战,陆逊战前的平静,最后却能制动、制乱。家中贴着这句话。一副我写的毛笔字,一副是爷爷写的,这话使我受益至今,在学校生活中,遇到些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时,它会带我找到黑暗中的一缕阳光,让我心中莫名的烦躁烟消云散。人生在世洁白鲜,不受人染和物染。话粗理不粗,爷爷的这句话,我想,我可能也会把它当成我未来念叨在嘴边的一句话。
家教家风,会影响一个人,国教国风,会影响一个国家。爷爷的“不受人染和物染”影响了我,这句话注定会在我的心中烙下一个深刻的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