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同样,家庭教育即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当孩子出生那一刻起,作为家庭教育的旅行也就正式启程了。想让这场旅程收获满满,做父母的也要不断地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其实,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大道理,只是想通过与孩子的一些日常分享我个人的教育观点。

一、言传身教,建立榜样作用。马克思曾经说过: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我认为的家庭教育亦是如此。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熏陶孩子,或者建立榜样作用,都是一种家庭教育的方式,也会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潘梓航的幼年,因为公婆身体的原因不能帮助看护,孩子从小只有我一个人带。两个孩子累的我有时会把情绪发泄一下,没有耐心对孩子。忽然有一天,我发现小小的他对我反驳的很厉害,一开始我没有把它当回事儿,大了就好了,还觉得是小孩子的童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变得越来越严重,有时跟我大声吆喝,根本管不了。女儿周天回家看见以后,一句话提醒了我:“妈妈,你看他那神态和说话的语气,那不是跟你说话声调一样吗?”都说孩子是家长的复读机,这完完全全的验证在了我的身上。作为一个儿子的母亲,对于教育儿子的方法确实没有头绪,从那以后,我开始反省自己,开始读与教育孩子有关的书,把重心放在了教育儿子的身上。在他面前,我变得温和下来,遇到问题也不一味的指责,而是把他抱到腿上跟他讲,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怎么去做。经过我的努力,孩子变得彬彬有礼,出门在外,邻居都夸孩子有礼貌,而我也成了邻居们口中的好妈妈。
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可以让孩子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我本身喜欢文艺,体育运动,也喜欢爬山。从梓航上幼儿园开始,逢周日我就带梓航跟他姐姐爬山。邻居们觉得带孩子出去玩又累又没有用处,他小根本记不住。其实不然,潘梓航回家跟我讲在山上遇到的花草名字,以及小动物的名字,自己讲的津津有味。每次带他出去,都会拍几张照片保存下来,回家再让他再看看旅行带来的快乐。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提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但是每个孩子的兴趣点不同,作为家长,我们不能按照我们的喜好去给孩子指定阅读的内容,而是应该做正确的指引。我们起初是不爱读书的,家里有很多的书,都堆在那里也不读,后来我带他去新华书店看书,他激动地冲过去,每个书架转来转去,最后找到了一本《狼王梦》自己在一个角落里看起来,一坐就是一下午。这时我才明白,原来不是孩子不爱读书,是我选的不对,没有激起孩子的兴趣,于是回家前,我让他自己挑选了几本喜欢的书,买回家去看。从此孩子就让我在网上帮他买他喜欢的书看,我还叮嘱他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换看书,多看书还不浪费钱。
三、学会放手,适当做个“懒妈妈”。我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说过:想让孩子在正路上闯,不能老让他们像小鸡似的,在老母鸡的翅膀底下,那是一辈子没出息的。 从小我就教育女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儿子也是如此。女儿小学五年级时周天回家把一周换洗的衣服拿给我,我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大了应该会洗了。女儿的大姨抱起衣服要拿回家给女儿洗,我说你要帮女儿洗,你就给孩子洗一辈子。姐姐气得把衣服一扔说,我没见过你这么心狠的。对儿子我也这么教育,自己的衣服、鞋、帽都让他自己动手。潘梓航听到我这么对待姐姐,自己也动手洗衣服,干家务。我认为不要因为孩子做不好,就不让孩子去做。从小教育孩子不是一句空话,从小教育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分清什么是家长应该做的,什么是孩子应该做的。
四、经常陪伴,多鼓励。 每天下班回到家陪孩子一起检查作业,把错误的用叉号圈起来,让孩子自己先改正,然后再把不会的跟他一起改正。孩子改完作业,让他玩一会儿,放松一下。我去做饭,吃完饭后,陪孩子一起读读书,说说话,互相交流一下在学校里的情况。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要不断的去学习,去探索,跟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光明、快乐的成长环境,做智慧的家长,与孩子一起收获成长的快乐。
